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从2014年开始,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占全部旅游接待人数的1/3,而且有许多游客已经将乡村旅游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每过两三个月,甚至每个月都会到乡村休闲几天。乡村旅游带活了一批乡村,一些年轻人原本已经外流,在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以后,年轻人又回乡开始从事旅游接待,已经开始衰落的乡村重新焕发了生机。

       乡村旅游早已经不是吃农家饭、住农家院、采摘、田园观光的‘农家乐’所能涵盖了,而是在深度体验和生活方式分享的基础上,由资本、文创、技术和人才等新动能推动的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康养基地、精品观光线路。在看到一些地区乡村旅游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乡村旅游面临的困难,需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审慎推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一、乡村旅游不可能遍地开花

       成功的乡村旅游往往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一些地方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合人们休闲或度假;一些地方有着浓郁的乡村文化,适合人们观赏和学习;一些地方有良好的乡村设计,充满了乡村的美感;还有一些地方有良好的乡村知识体系,适合小孩体验农村生活。不管有多少城市人向往农村生活,选择乡村度假和休闲,愿意体验乡村生活,相对于广大的乡村,游客仍然是有限的,不可能充满所有乡村,那些山清水秀的地方会首先被人们选择。

       尽管没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乡村也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人为地改造和适度的宣传发展乡村旅游,但是这需要非常好的设计和市场宣传。一些地方不顾实际情况,不做市场调查,仅凭主观意愿盲目开发乡村旅游,设计雷同,缺少新意,往往会陷入失败,最后投入打了水漂,农民不仅不能致富,还可能遭受经济损失。

       二、避免内部的利益冲突

       发展乡村旅游要高度关注村庄内部的利益分配,乡村旅游发展以后,往往只有部分农民家庭具有接待能力,许多家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与旅游接待。即使全体村民参与了旅游接待,也会出现一些家庭客源多,一些家庭客源少的情况,这就会造成农民之间收入的差距,并因此引发矛盾。

       一些乡村旅游点出现了村民之间抢夺客源,也有一些村庄出现了其他矛盾。由于大量游客进入,导致村内的水源受到污染,环境受到影响,甚至一些游客跑到农民的果园中摘果子等等。接待户强调由于乡村旅游发展,村内所有人都受益,那些没有参与旅游接待农户的农副产品也都卖出了好价钱,但是非接待户却抱怨自己从旅游中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受到很多损失。这些抱怨的背后反映了旅游带来了新的收入分配问题。

       三、投资人和村民利益分配

        一些高端的乡村旅游往往会引入外来的投资,但是如何形成投资人和村民双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旅游发展之初,由于投资人投入了大量资金,农民获得部分补偿,双方往往相安无事,但是随着旅游规模扩大打乱了村庄原有的生活秩序,且外来投资者从旅游中获得的收入不断增加,这时候就往往会产生矛盾。矛盾冲突较小的可能会出现农民抱怨,严重的甚至出现农民阻止游客进入乡村。

       外来投资主导的乡村旅游往往会出现与农民的矛盾,因为游客的大量增加往往会影响农民的正常生活,而这些损失既难以计量,也难以补偿。而且,农民的收入与旅游经营者收入的差距越拉越大,往往引起农民心理的不平衡。

       四、乡村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

       乡村旅游必然带来大量垃圾和废水的增加,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处理机制,将给乡村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而要建立好的乡村垃圾、废水处理机制,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乡村旅游吸引人就在于其分散,但是分散的乡村却给污水处理带来许多困难。

       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要把困难想得多一些,切忌盲目发展,因为乡村旅游所造成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大面积的水泥停车场一旦建成,要想再恢复成农田,会有很大困难。

       许多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使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不高、产品生命周期短,巨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从内向外,提高乡村旅游活动的参与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

       根据都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特定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实施有效的控制,要把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具体运用到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的活动中,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乡村旅游的产、供、销活动,来解决乡村旅游的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