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依托文物、建筑群、遗址等文化遗产,通过节庆、研讨、演出、展览、交流合作等形式,各地纷纷借助文化遗产地,打造文化名片。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存在一定的文化焦虑,挖掘当地的文化渊源、文化古迹成为内在动力和需求。

        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我国旅游休闲经济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优势日渐凸显,文化遗产地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成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良好载体。文化遗产和旅游是一种相互包容、相互融合、共同繁荣的关系。文化遗产需要旅游实现和发挥其价值,而旅游需要文化遗产作为它的资源。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文化遗产类景区总体预订情况呈火热态势,同比2016年增长高达1.3倍。游客出行高峰期集中于下半年,8月与10月客流量达到顶峰,分别占全年旅客流量的15.52%和16.30%。2018年1—5月,赴世界文化遗产类景区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文化遗产类景区已经成为新的热点。

        《桂林千古情》为山水注入文化

        7月27日,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桂林千古情景区开门迎客,作为景区核心产品的大型歌舞剧《桂林千古情》当日在景区首演,连演两场,场场座无虚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流的山水要配一流的文化。桂林千古情景区和《桂林千古情》就是最美山水和最强文化品牌的强强联合,打造出桂林旅游+文化的新模式,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镶上一颗最璀璨的文化明珠。

        位于桂林南郊的阳朔,以奇绝的漓江山水风光、稀世的小桥流水田园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

        7月下旬的阳朔,天气炎热潮湿,坐落在阳朔千古情大道上的桂林千古情景区开业伊始,便迎来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景区门口伫立着巨大的歌仙刘三姐雕塑,其宏伟的气势与周边的阳朔山水浑然一体。

        桂林千古情景区是以展示桂林文化为主的主题公园,景区内有数十项包括活着的清明上河图、奇妙街等在内的高科技和儿童体验项目。其中的阳朔古村营造了独特的桂林农耕市井生活风貌,市井街、风情街内设有爷爷的酒缸、奶奶的糕点、爸爸的玩具等手工作坊,游客可以参与体验,寻找父辈的记忆,留住远去的乡愁。景区的东街上,云集了湘菜、粤菜等全国特色美食和小吃,打造出舌尖上的桂林千古情。情人港、4号海湾则成为年轻人休闲的好去处。5D实景剧《山崩地裂》以及《锅庄狂欢》《民族快闪秀》等数十个演艺秀和科技秀,让游客感受了一场文化与科技的饕餮盛宴。游客在了解自然、纵情于山水的同时,也非常渴望了解和理解当地文化。桂林有最好的山水,宋城演艺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以主题公园和演出为载体,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成千上万的游客感受桂林的文化,让民族文化活起来,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由宋城公司与桂林旅股联合打造的桂林千古情景区和演艺项目总投资额为10亿元,宋城演艺与桂林旅股分别持股70%和30%。

        大型歌舞剧《桂林千古情》为桂林千古情景区的核心产品,演出描画了桂林跨越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演绎了这片美丽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的血与泪、生与死、爱与恨。将一幅幅秀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画卷向观众徐徐展开,一段段穿越古今的桂林传奇故事伴着婉转优美的民族歌舞,将八桂大地的万种风情浓缩在舞台之上。演出借助了大量声光电影和舞台机械等高科技手段,其中《桂林传说》中使用了面积达400平方米的全彩LED高清屏。剧组动用了20块可转动的高大侧屏,全方位地把观众的视野包裹起来,形成了如同仙境一般的梦幻场景。

        宋城演艺以挖掘各地文化之根为创作基点,结合高科技手段,用一丝不苟的艺术创作精神创作精品。从《宋城千古情》到《丽江千古情》《九寨千古情》《炭河千古情》,每一个项目在承载着各地差异化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表达的是真善美和人间的真情大爱,这是千古情系列大受观众喜爱的原因,也是千古情系列的灵魂所在。

        西安以旅游演艺带动旅游经济

        近年来,西安日新月异的变化,交通网络的日益发达,古城西安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来西安看城头”早已成为过去式,兵马俑、华清池、碑林、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西安数得上来的景区景点太多,而这些旅游景区近年来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景区旅游演出,真正做到让游客全方位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更重要的是,随着西安旅游市场的日趋火爆,西安旅游演出更是异军突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长恨歌》成为中国旅游演艺的佼佼者。2007年,华清池景区推出了大型山水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长演不衰,成为西安一张重要的旅游名片。

        在《长恨歌》的带动下,华清宫景区从2007年经营总收入不到8000万元,2015年突破4亿元,2016年直逼5个亿,成功实现了景区从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性全产业链的转型发展,并且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单位面积产出值最高的景区。至今《长恨歌》已演出2700场,接待416.7万人,年增长比例达30%以上。《长恨歌》改变了传统文化旅游景区以游客观光为主的经营模式,使传统景区从单纯文物古迹观赏旅游升级为历史文化体验式旅游,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提升了文物旅游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品牌价值,开创了一个将文化遗产保护和文旅产品开发成功结合的典范,成为中国旅游演艺的佼佼者,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

        2018年7月18日,大型丝路文化主题剧《唐说·西游》在西安古都大剧院进行首演,该剧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震撼多趣的音乐歌舞、炫彩奇幻的光影冰火特技,呈现出一台梦幻般的主题山水歌舞特技演出,故事饱满传神,场景美轮美奂。作为古都大剧院的驻场旅游演出,《唐说·西游》可以说是近年来古城旅游演出市场的又一力作。而在2017年11月,备受观众期待的“会跑”的实景演艺《驼铃传奇》秀在西安华夏文旅大剧院演出,整台演出以“好看、好听、好玩”为宗旨,带领观众“穿越”大漠风沙的豪迈与苍茫,倾听丝绸之路上悠远驼铃的清脆与神秘,品味异域风情,见证荣耀大唐,聆听华夏千年回响。此外,西安还有唐乐宫仿唐乐舞表演,大唐芙蓉园的歌舞演出《梦回大唐》,西安海洋馆的儿童剧演出《哪吒》,而白鹿原影视城更有多达十几台的驻场演出。西咸新区乐华城有特效演艺《秦汉·风云》,这是一部以秦汉历史文化为背景的特效狂想大剧。

        曾几何时,中国的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服务大多数都是静止的、原生态的,然而现在,白天旅游看文物古迹,晚上再看一场精彩的旅游演出,让游客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中穿越历史,让历史“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这才真正做到了留住游客,也让游客感到不虚此行。而随着我市旅游演出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把西安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古城旅游演艺事业异军突起。

        旅游演艺的发展与特点

        中国的旅游演艺形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是陕西省歌舞剧院古典艺术剧团与1982年9月在西安推出的《仿唐乐舞》;随着华侨城旗下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5年7月推出的《中国百艺晚会》、世界之窗于1995年12月推出的《欧洲之夜》以及宋城景区于1997年3月推出的《宋城千古情》等旅游文化演艺节目陆续开始公演,我国旅游文化演艺行业逐渐步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

        近几年,旅游实景演出和主题公园特色演出真正掀起旅游演艺的热潮。2004年由著名导演梅帅元总策划制作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推出的,仅在2009年就演出了497场,观众达130万人,演出收入逾2.6亿元,成为国内文化产业成功运作的典范,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大型实景演出以及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的热潮。

        独具特色的演艺主题和风格是旅游演出有效进行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无论是实景旅游演出、主题公园旅游演出,还是较普遍存在的剧场表演旅游演出,其旅游演艺产品都非常重视对本土文化资源和内涵的开发,力图将文化资源与演艺科技手段相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艺大餐。比如,《印象·刘三姐》在创作初期广泛要求宗教、社会、演艺等多学科专家对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情况、文化与演艺结合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最后把桂林的山水文化,侗、壮、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演出中,突出了桂林的地方文化特色。

        旅游演出是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的精神文化产品,所以在保证演艺产品艺术性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其易懂性和娱乐性。旅游演艺产品首先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舞蹈、歌曲、杂技、武术等,使演出氛围欢快热闹、喜闻乐见,比如桂林的《梦幻漓江》中展示了漓江山水文化;其次充分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强化视听效果,激起观众兴趣,使其获得更多愉悦的体验;最后通过台上与台下的互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性。

        承载着中华文明本源的史诗大剧,以极富感染力的舞台艺术语言,将文化的延续性、多元性、包容性和凝聚性充分展示。通过演艺的方式还原一座文明古都,厚重的文化底蕴,用历史和故事为游客全方位的展现景区的特色文化。

        独具创意的旅游演艺不但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还把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歌舞文化、节庆文化等带入市场,不断提升了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金量,延伸了产业链条。对丰富景区旅游产品内容、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