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黑名单

        2015年3月,《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施行。其后不久,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4名被纳入黑名单的不文明游客,其中,爬红军雕塑照相的游客被拉入“黑名单”长达10年。近期,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一批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三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其中,河北游客王某、张某在马来西亚水上清真寺的矮墙上跳热舞,违反了当地宗教禁忌;湖北游客彭某在大理市游玩的过程中用儿童玩具击伤红嘴鸥。根据相关规定,三名游客被纳入旅游不文明游客记录,期限均为3年。截至目前,共有35人被纳入旅游“黑名单”。

不文明旅游现象

        因为不文明旅游被“拉黑”,这当然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儿,对于当事人能起到不小的警示作用。与此同时,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定期公布出来广泛传播,也是在提醒所有人,出门旅游千万别把公共场所当成自家客厅甚至卧室,一定要尊重道德伦理、文明规范,别让自己的行为给美景抹黑。

        随意攀爬景区建筑、在景区刻字留名、随手乱扔垃圾……这些不文明旅游现象时有发生。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一批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3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截至目前,共有35人被纳入旅游黑名单。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5%的受访者觉得不文明旅游行为多,73.8%的受访者知道不文明旅游行为有可能会被纳入黑名单。73.5%的受访者觉得黑名单震慑作用强,23.3%的受访者觉得不太强,3.1%的觉得没有作用。72.8%的受访者建议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处罚,提高违规成本。

87.5%受访者觉得不文明旅游行为多

        家住四川成都的一位受访者认为,虽然现在游客们的素质提升了不少,但还是能看到一些不文明旅游现象,比如有的人为了拍照效果好,就坐在草地中间。

        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一位受访者在去山东旅游时经过了一片竹林,郁郁葱葱的竹林美景却有很多不和谐的景象,竹子上刻着“谁谁到此一游”“谁永远爱谁”,很煞风景。

        在杭州工作的一位受访者在“十一”假期去重庆游玩时,参观了一所大学,学校里面有许多建筑非常吸引人,建筑上面写着禁止攀爬,可还是看到有的家长一个劲儿地让孩子爬上去拍照,孩子站在上面特别高兴地冲家长打招呼,家长还一副很满意的样子。

        调查显示,87.5%的受访者觉得不文明旅游行为多,其中24.4%的受访者觉得非常多。推搡拥挤、加塞插队(62.3%),践踏草坪、折枝爬树(55.3%)和乱涂乱画(50.6%)是受访者遇到比较多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其他还有:逃票或用假证购票(46.5%)、乱扔垃圾(46.0%)、随意触碰或攀爬建筑(32.4%)、大声喧哗,嬉戏打闹(31.2%)、随意投食或伤害动物(31.0%)、不遵守景区规定,随意拍照(24.7%)等。

        在江苏做园林工作的受访者,前段时间从网上看到了杭州粉黛草被游人毁坏的消息后,觉得很气愤,从事园林工作,特别能理解种植养护这些花草树木的不易,园林工人都是把这些花草当作自己的孩子在照顾。这样摘花踏草就是在践踏他们的心血。

        他认为有相当一部分不文明旅游的人是无视规则、明知故犯,“这样的行为很令人讨厌”。

        调查显示,气愤(60.4%)和厌恶(60.0%)是受访者看到不文明旅游相关消息时的主要心情,其他还有:鄙视(45.0%)和痛心(39.8%),还有4.6%的受访者觉得与自己无关。

        72.8%受访者建议提高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违规成本

        有些受访者认为应该把破坏花草树木的游客列入黑名单,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埋单,也是给那些辛苦保护环境的人交代。

        一旦被列入黑名单,会被记录3年,还会影响旅游、消费等。不文明旅游行为黑名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告诫游客注意自己的言行。

        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现在被列入黑名单的多是极端行为,这30多个在黑名单里的人,比起那些不文明行为还是少数,感觉应该加大处罚力度,或者针对行为的严重程度分级处理,轻的罚款,重的限制旅游。

        调查显示,73.8%的受访者知道不文明旅游行为有可能会被纳入黑名单。19.8%的受访者觉得黑名单的震慑作用很强,能基本杜绝不文明旅游行为,53.7%的受访者觉得比较强,能减少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23.3%的受访者觉得不太强,惩罚力度太弱,还有3.1%的受访者觉得完全没有震慑效果。

        一些受访者认为应该把不文明旅游行为、黑名单和个人信用等联系起来,“贷款、出国游等等都受到限制”。

        另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可以通过公开、曝光的方式,让一些人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警示其他人,“像刻字毁坏建筑的人,不能光批评教育,得有一定的处罚”。

        减少不文明旅游行为,72.8%的受访者建议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提高违规成本,62.1%的受访者建议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51.7%的受访者建议宣传文明旅游,提高游客素质,32.7%的受访者建议景区加强巡查,劝诫个别游客。

        受访者中,00后占1.6%,90后占28.3%,80后占51.9%,70后占13.3%,60后占4.1%。

        旅游已经成为一个高层和舆论共同关注的问题。文明旅游,是两方面的行为,不仅需要旅游从业者负责,游客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不文明旅游行为屡屡被曝,恰恰说明太多游客的“旅游观”还停留在“到此一游”的层面。真正懂得旅游的真谛,游客才会对自己的一举一动负责。

        “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带来的除了游客人数、旅游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同时还有各种不文明旅游行为和现象的井喷。而这些不文明旅游行为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后果,包括损坏文物古迹、破坏自然环境、损害景区景点和其他游客的合法权益等等。如果是出境游,还会影响国人在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随着全国越来越多地方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不文明现象带来的社会弊端将越来越突出。而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旅游黑名单”制度,只有完善惩戒机制,才能真正激活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