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行业速读

景区可限流,旅游业当升级

      从今年6月份起,八达岭长城景区正式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并开启“限流”模式,每日游客总量控制在6.5万人次,有效缓解了景点的拥挤状况。在旅游需求井喷的今天,如何完善限流举措,值得思考。

       每逢节假日,各个旅游景点人山人海。对身处其中的游客来说,无论是观赏体验,还是安全指数,都会大打折扣。而通过预约、限流等方式,平缓游客数量的波动曲线,有效削峰填谷,不仅能缓解节假日游客拥挤不堪的状况,保障游客游览安全顺畅,也能提升观赏体验,让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更好地丰盈每个人的心灵。从这个角度来说,景区限流是迈向优质旅游的一个起点。

景区限流,保护的不仅仅是游客

       景区限流,除了旅游体验的提升,对于景点的保护同样重要。近年来,从敦煌莫高窟到故宫博物院,从黄果树瀑布到九寨沟景区,越来越多景点选择限流,一个重要动因就在于对文化遗产、自然资源的保护。以长城为例,蜂拥而至的游客增加了长城被破坏、被损毁的可能性。今年5月1日当天,八达岭长城景区清理的垃圾有18.2吨。通过限流为长城“减负”“纾压”,可以说是必要而及时的保护。很多自然资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更是民族历史与文化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在亲近它们的同时,更保护好它们,才能与旖旎的山水相融、与绵延的文明相拥,对游客和景区都是一种保护。

基于景区限流的旅游行业思考

       如今,人们外出旅游、探访名胜、登览河山的需求日益旺盛,如何让更多人亲近心中的山水,如何在保护和开放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是旅游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景区有更科学的管理、更人性化的举措。比如,一些老年人不习惯网上预约购票,是否有针对不同人群的购票方式?能否尽量延长网上预约时间,充分考虑外地游客安排行程的需要?能否通过大数据的帮助,在票源分配上进行更合理的安排?限流有必要,但因信息不畅、预案不充分、管理不到位等导致满腔热情的游客被挡在门外,这样的“遗憾”“错过”可以更少一些。今天,大数据已能精准地为游客“画像”,借助大数据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提升人们出游的满意度,也应成为旅游业升级的努力方向。

短评: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门对旅游行业的政策支持、现状调整,展现了对旅游市场的重视。这也是基于大众在精神文化上的更多需求,以及在消费型体验上的热情。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早已不仅是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体验。

       景区开启流量限制,一方面能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消费场景体验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在保护景区,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但限流只是手段之一,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服务,才是旅游升级的目标。除却旅游,在其他的创新文化场景和体验式的消费场景中,人们也乐此不疲。与景区限流相同的是,只有在挖掘到公共的真实需求后,不断更新创新服务与供给,多种举措齐头并进,才能回应公众热情,升级产业建设。

Part2.产业动态

旅游养老热,服务需加强
用数字说话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字,201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庞大的老年人群,既释放出巨大的旅游需求,又表现出巨大的养老服务需要。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口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增长,身体也愈加呈现“年轻状”。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方式,也不再满足于居家养老。旅游养老应时而生,且呈现消费能力可观、产业蓄势待发的趋势。
用政策说话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有效投资明显扩大、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发展旅游养老服务正是解决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供给。旅游行业应以“不断实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使命,以旅游养老需求为导向,抓住机遇,适时发展旅游养老产业,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旅游养老“新业态、新载体、新空间”,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旅游养老需求,释放旅游养老消费潜力。
有需求就有市场

       从一个时期的业态和方式来看,旅游养老正在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和个性化的特征。

       一是“候鸟型”,即根据季节、气候变化而选择不同的地方,以旅游方式养老;

       二是“乡村型”,到山清水秀、空气好的乡村(农家),栖息而居,亲近自然;

       三是“立体型”,在本地或外地集文化、娱乐、休闲、运动、康体、医疗和生活于一体的旅游养老机构或基地,享受“立体型”的养老服务;

       四是“旅居型”,去心中的“诗和远方”,或租房或购房居住,并融入当地的生活;

       还有一些老年朋友会选择更多时间“在路上”,一边赏风景,一边体验生活,一边康体养生,成为世间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基于这些多样化、多层次和个性化的旅游养老需求,当下旅游养老产品、业态、空间和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和不断升级的旅游养老消费需求。突出表现在旅游要素具备但养老元素不足,体现旅游养老特征、适合旅游养老的业态发展不够充分;旅游养老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地方只是养老居住的提供者,尚未成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所以旅游养老服务发展空间很大。

短评

       旅游养老正面临很好的机遇。旅游养老的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升级成为旅游养老发展的巨大动能。政策层面,医保异地结算开通,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渠道拓宽,多元产业主体进入,养老服务税费负担减轻等,均为旅游养老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保证。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也催生除了更好的旅游养老的新型组织方式、产品、业态和服务模式。

       在丰富丰富旅游元素的同时,应更多注重“养老要素”的配套,引导和创造一种“生活式度假”方式。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旅游养老服务的诚信体系,用心构筑安全、健康的保障体系,建设专业的服务人员队伍,制定和贯彻旅游养老的服务标准,提升旅游养老的服务质量,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旅游养老的需求,还可以激发和增加旅游养老的消费预期,引导旅游养老消费,创造旅游养老消费,进而促进旅游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Part3.智慧建设

5G为旅游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今年3月15日,故宫博物院和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5G应用示范、故宫智慧院区、人工智能大赛等方面合作,进一步推动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正如很多业内人士所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旅游领域带来哪些影响呢?

       随着5G技术的深入融入,游客体验将更进一步提升。比如让世界各地观众能随时身临其境体验参观故宫博物院的乐趣;让观众享受到更高速的网络服务和高清视频内容;对文物出入库、修复、运输、展览的全流程进行实时安全监控……故宫作为世界上管理难度较大的博物馆之一,5G的成功试点意味该技术可以向全国各地文物古建类景区推广。

       华为常务董事表示,在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将充分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故宫园区管理与观众服务、古建筑保护与监测、文物数字化展示、文化创意资源管理等创新应用产品落地实施,重点做好故宫安防智能体系的建设,并将故宫打造成全面、立体、数字化的智慧院区。

       5G技术已经在警务、交通、网络直播、旅游、教育等领域做了试点。在文旅领域,已在黄山把5G和无人机结合,在黄山上设置了两个无人机站,用无人机360度拍摄黄山景观,通过5G技术实时传输给VR终端,最高能够达到8K超高清视频,游客可以通过VR实时欣赏黄山美景,很有感染力。不仅如此,他们还为相关培训机构建设了党建演示厅,用5G、VR技术复原了红军过草地、爬雪山震撼场景,这些都可以用于红色旅游领域。

       5G技术在旅游景区的应用抱着非常大的期望。因为我国景区的信息化水平其实在各行各业是非常低的,在旅游行业内,跟旅行社、酒店、航空相比,信息化也是较低的,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G在文旅方面的应用,会带来很多体验方面的革新,这将倒逼旅游业转型升级。民众以前花很多精力出门旅游,但技术变革将倒逼旅游业的升级。旅游业要从单一的观光体验,延伸出复合型的、感触比较深的、流连忘返的深度旅游。

短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服务行业有大量场景与5G应用场景重合,未来5G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十分广阔。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旅游智慧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技术革新,充分将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设备,运用在景区运维方面,打造出更具震撼效果、更有服务体验感的深度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