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夜经济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和美团点评联合发布的《夜间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成都夜间餐饮消费排名全国第五。

       成都,有着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有着闻名世界的地道美食,当然,还有令人向往的慢生活。在褪去白天的光鲜与靓丽后,夜晚的成都仿佛变得更有韵味儿。

       在倾力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等“三城三都”的战略构想下,成都大力创新、抢抓机遇,不断丰富夜间旅游业态和产品,正凭借数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一步步激活城市旅游“夜经济”。

-01-业态丰富 | 点亮纷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释放消费需求潜力、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成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和引领消费经济发展的引擎。扩大消费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红利的释放,还需要消费环境的改善和新兴消费热点的培育。

       城市发展规律表明,城市化率越高,市民消费需求就越多元化,消费时间就越长。根据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发现, 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

       作为知名的休闲城市和美食之都,成都的“夜食”自然是夜间旅游的一大亮点。夜幕来临之际,也正是成都特有的夜间美食“粉墨登场”之时。许多白天关门闭户的小店从这时开始活跃起来。无论是远近闻名的春熙路、太古里、兰桂坊等商业街区,还是只有“老成都”才能找到的僻静小巷,经营火锅、串串香、小龙虾、炖猪蹄、夜烧烤等大大小小的店铺基本都营业到凌晨甚至通宵,成为“夜游成都”的有力支撑。

       感受“博物馆奇妙夜”是成都夜间旅游的另一个亮点。早在2006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就已推出夜游武侯祠项目。如今,这里已经陆续衍生“武侯夜话”“武侯夜赏”“武侯夜韵”等多项主题活动。自2017年起,成都各大博物馆都延时开放至晚上,类似“夜宿博物馆”等有趣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体验。

       2019年春节期间,锦江市重磅推出“夜游锦江”项目,以全息投影、光影秀等现代手法再现大美胜景,为大家呈现出华灯初上、波光潋滟,美轮美奂的光景奇观。

       锦江游船,是“夜游锦江”项目的亮点业态,将率先在今年春节期间亮相,给市民带来新鲜的夜游初体验。从正月初一开始,锦江游船将在东门码头-庆龄码头河段下水、正式载客,此次开放的全长约1公里,用时约30分钟。市民游客可乘坐古色古香的摇橹船游荡锦江,望流水悠悠,听着古乐,顺江而下欣赏沿岸美轮美奂的光影秀。

       船舶靠岸需要码头,因此,曾经繁华的东门码头也将再次“惊艳回归”。码头上的多维空间场景秀加上麻秧子船的艺术装置,将讲述锦江“小游江”的宴饮故事,再现东门码头“门泊万里船”的盛况。

-02-底蕴深厚 | 支撑有力

       成都的夜间旅游与长久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密不可分,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体现。

       趁着夜色来到成都的东门码头,只见两岸沿线以河堤为“画布”,以杜甫诗作《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为创意原点,呈现了一幅河中“长卷”;在成都另一地标——339电视塔附近,百米长的LED大型投射屏上映出蜀绣、蜀锦等文化元素;合江亭畔,永陵《伎乐·24》重现了古时蜀宫夜宴之景……

       事实上,夜游锦江的习俗早在五代两宋时期就形成了。其中,农历四月十九的“浣花大游江”是最盛大的活动之一,始于唐代,至前后蜀时期更盛。

       “震旦第一丛林”的大慈寺,是蜀地著名的禅宗道场。盛唐时期,寺门前首开集市形成的“庙市合一”场景,也造就了“蜀中首街”的千年繁华。东门大桥至东风大桥的锦江绿道中,饱经岁月的菩提树将被加饰影像、灯光和音乐,以营造沉浸静谧的空间场景,展示锦江千年繁华不落的画卷。同时,岸边的锦江绿道还将植入老成都茶馆文化业态,也就是成都人和游客们都爱的“坝坝茶”,打造文化消费场景,让人们静下来细细体验。

       举世闻名的成都美食同样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都人民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而形成了悠闲、安宁、热爱生活的人文风情,加之成都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千百年来吸引了全国各地餐饮界的“能人异士”在此大显身手,丰富多元又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逐渐形成并得以长期流传。

       谭继和说:“成都夜间旅游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其以雅文化为引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都市人喜爱的有文化、有品位、有韵味的夜生活,彻底改变了‘白天逛庙,晚上睡觉’的传统旅游模式。”

-03-持续提升 | 潜力巨大

       谈及成都夜间旅游,业界人士纷纷表示,丰富多彩的夜间旅游产品正在让这座旅游城市更加婀娜多姿,尽情展示无穷魅力,未来定会呈现巨大的市场活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所长杨宏浩说,成都发展夜间旅游经济,既让传统旅游资源焕发新活力,也整合了旅游资源、创新了旅游产品,有助于丰富天府文化和打造“三城三都”品牌。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院长诸丹认为,成都的夜间旅游经济范围很广、业态丰富。除了各类夜间演艺活动、休闲经济、美食经济外,成都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将夜间旅游与文化、体育、商业等深度融合,推出绿道夜跑、夜间创意集市等,正让夜间消费业态逐步形成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

未来,随着夜游锦江航线的延伸,夜游锦江将与锦江绿道融合打造。而天府锦城、宽窄巷子、锦江绿道、熊猫星球等文旅项目也可以互相整合,熊猫观光巴士可以把各个项目串联起来。

       成都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蔚炜表示表示,成都文旅集团将整合世界上最时尚的旅游消费模式,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引领消费升级,植入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新经济消费场景,助力“三城三都”建设。成都把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作为定位,高瞻远瞩。随着“三城三都”的建设,未来,成都将以一个城市独特的人文魅力,成为境内境外游客最倾慕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短评
       随着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夜晚的休闲娱乐愈发成为常态化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夜经济”的繁荣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成都,在环境、餐饮、商贸、交通等方面支持下,为“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同时,旅游、休闲、文化、体育等行业由点及面促进夜经济不同行业的交汇融合,且注重挖掘文化价值,打造无法复制的品牌特色。为城市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创造新兴消费形式、提升消费需求品质及内容供给,带动城市的消费经济发展。

       发展夜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关注,它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成为了城市形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