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都是家长带娃出游的高峰期,这段时间的市场,也清一色都是与娃有关的旅游线路。有关机构发布的《暑期出游预测报告》称,今年暑期,出境游预订人次较去年同期上涨1.2倍,亲子家庭游等预订人次占比达五成左右。 然而亲子游火爆的背后,却隐藏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内容单调、名不符实等问题。

        而当前的亲子游缺少“亲子”元素,多数亲子游线路只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简单加以包装。比如,前往广西的某“亲子团”,概念主要体现在包含了儿童自助早餐+亲子房间布置,但在最主要的景点和行程安排等方面则与普通线路无异。另外一条前往云南的“亲子”线路,除了每个儿童赠送小猪佩奇风扇和小猪佩奇贴纸外,不再有任何亲子元素。不难看出,所谓的“亲子游”营销,“亲子”不过是打动家长的噱头。

现象

暑期旅游亲子游订单占五成

        各大旅行社近期主推的线路发现,亲子游无疑是目前最火的旅游主题。今年1至6月参加亲子游的儿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5%,其中3岁以上的儿童占主力。今年上半年亲子游订单占我们总体旅游订单的三成以上,暑期亲子游的订单比例高达五成。

        近期相关机构针对亲子游的一份调查显示,9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亲子旅游;出游次数方面,65.2%的受访者表示会带孩子出行2次,28%的受访者将安排3至4次出行。而从实际出行情况来看,过去一年,也有近9成家庭带娃一起出行。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在线亲子游市场规模达到207.9亿元,增速超过80%,预计今年亲子游市场规模将达近500亿元。然而,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如此火爆的亲自游背后,却存在种种乱象。

        亲子游乱象具有普遍性,说到底还是旅游服务供需结构严重错位所致。目前的旅游线路基本以成人旅游服务为主,且成熟的旅游线路基本以景区游为主导,这些构成了旅游服务资源要素的集中配置。与旅游供给相比,人们对旅游服务的需求随着经济条件与观念的改变,而呈现多元化。如,暑期父母带孩子出游,近些年呈井喷趋势。但是,相关市场服务并没有充分准备好,从而导致仓促上阵,所能提供的产品因而显得原始粗放。

调查

亲子游缺乏“亲子”元素

        目前市场上的亲子游产品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多数亲子游线路只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简单加以包装,比如加入一个或几个亲子主题要素,像是度假村型酒店、主题游乐园、海洋馆等,就摇身一变成了暑期爆款亲子游线路。

        另外一条“云南+昆明+大理+丽江+玉龙雪山6日5晚跟团游”线路,虽然标明是亲子游线路,但行程里除了每个儿童赠送小猪佩奇风扇和小猪佩奇贴纸外,并没有任何亲子元素。此外,玉龙雪山的景点安排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显然并不合适。出境游亲子线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某平台销售的“嗨玩赴泰乐享之旅”虽然在行程中加入了普吉岛幻多奇乐园和清迈夜间动物园等比较适合孩子的景点,但也有人妖秀等不适合儿童的项目。港澳产品则因为包含迪士尼或海洋公园而直接变成了亲子游线路。

        亲子游市场的主要问题是以标准产品冒充亲子线路,很多产品虽然冠以亲子游的标签,但内容依旧是普通产品,没有在景点、住宿、餐饮等行程安排方面做优化,缺乏真正的亲子游元素。

        亲子游首先要符合孩子的特点与需要,快节奏、长距离的线路显然不适合孩子;单纯的景区游也很难迎合孩子的需要。即便融入一些像迪士尼、海洋馆的游乐项目,仍然显得单一而缺乏创意。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欲,因此,互动性、参与性、游戏性强的项目对他们才更具吸引力。其次,亲子游还应有家庭亲情的内涵,突出旅游体验过程的互动性,不只是父母“带”孩子玩,更该是父母“陪”孩子玩。这些,都有待深度培育与细分。

服务质量与需求不匹配

        目前市场上的亲子游产品质量普遍良莠不齐。成熟的亲子游产品已经走向进一步市场细分,比如众信旅游将亲子游市场分为0-3、3-6、6-12岁不同领域,并对应不同类型的产品。与此同时,大多数线路还停留在几年前的老水平,所谓亲子游线路仅仅是以给孩子赠送一些小礼品等方式敷衍了事。

        不与客户需求挂钩,亲子游的服务质量就难以提高。服务质量是一个比较虚的概念,但会直接与团费挂钩。一些高品质的亲子游产品不仅酒店标准更高,餐厅也会选择“亲子类”饭馆,满足孩子吃饭和玩乐的需求。

        此外,亲子类线路的行程节奏会比较舒缓,疯狂赶景点类的线路并不适合孩子。“亲子游线路的‘讲究’很多,所以价格也会比普通线路贵三分之一左右。”该人士透露,而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许多线路“改头换面”直接“冒充”亲子游线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产品同质化严重是亲子游市场的另一大问题。发现多家旅行社门店,其推出的亲子游产品基本大同小异,而且销售人员往往把亲子游等同于游乐园游,所推荐的线路不外乎迪士尼、海洋馆一类,对于亲子游本身的服务和行程细节则都未涉及。

        产品同质化、亲子游特性不明显等成为亲子游市场的普遍问题。其关键原因在于专业亲子游设计人员、带团人员数量有限,使得亲子游产品丰富度不够。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亲子旅游产品,但整个行业在创新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亲子游应提供与价格相符的专业服务

        亲子游并非专业名词,而是以旅游主体的方式命名,从法律层面来看,儿童和一般游客在属性上并没有区别,只是从营销的属性上做出的一种细分。这种特点决定了亲子游市场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模糊空间。同时,也很难从国家标准或者专业旅游管理条例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特别的规定。

        这不仅跟旅行社相关,也跟地方政府相关,光靠旅行社的力度还难以开发出深度的亲子游或适合学生的研学类线路。比如说去黄山旅游,家长带孩子来这里不仅要看风景,还应该有专家型的人员来讲解黄山的地貌、地质特征,当地政府可以根据黄山的特点开发一些适合家长和孩子互动、学习知识的线路,而不是让他们跟普通的观光游客一起挤着爬山。”

        亲子游产品比一般产品贵很多,这价格里面应该包含专业性的服务。然而现状却是普通线路打着亲子游的旗号收了高服务的费用。亲子游最大的特点是互动性强,孩子在旅行途中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可以学习到一些知识。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填补目前市场上的空白,同时旅行社还应该引入专家型的讲解人才,或者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以满足亲子游市场的需求。

        没有适合孩子以及亲子互动的旅游服务项目,自然不会有实至名归的亲子游线路,“亲子”与“游”两张皮,都折射出旅游市场细分滞后。旅游需要加速由景区观光主导向全域休闲主导转型,从简单卖风景向卖服务转变,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与需求,培育不同的项目,调配不同的服务资源,实现精细化、定制化和差异化。亲子游乱象背后不只是商机,更蕴含着旅游市场差异化发展的机遇。包括旅游服务的开发、营销以及现有景区服务,都应顺应需求的变化,在服务的深耕与创新上下功夫。

        随着暑假的到来,“暑期游”、“亲子游”成为了当下的热名词,尤其是亲子游,家长一般会在孩子放假的时候,带孩子出去旅游一次,正是因为这种游玩方式逐年的递增,很多的旅行社开始打着“亲子游”的招牌,招揽准备亲子出行的游客。但实际上,“亲子游”与一般游玩有着不同的游玩方式,亲子游更偏向于家庭游、悠闲游、慢慢游,而不是只为景点而游。

        当下的旅游市场存在着一部分旅游产品与旅游服务严重不符合旅游主题的现象,造成亲子游的路线、价格、服务有严重偏差,与此同时,旅游产品同质化也是亲子游市场的一大问题,亲子游的开发力度还不够,导致很多产品都大同小异,却与亲子游主题不相符,因此,在提供亲子游服务的同时,不仅要对市场进行一个严格的监管,还需加强对亲子游产品的到位开发,优化产品服务。